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5月, 2017的文章

寫作與整理12

美籍學生發音可能特色 ◆ 聲調不準 (1、4聲混淆→開始調值相近;2、3聲混淆→ 變調難) ◆ 母語遷移,與漢語拼音混淆,例如:q, ch, z, c… ◆ 捲舌音需要練習 ◆ 韻母的ㄧ、ㄩ、ㄨ→ 傾向央化(往舌頭中間念) ◆ 送氣音與非送氣音搞混 ★ 「一」→長音   「ㄧ」→短音 ※個人看法:以英語為母語或相關英語系國家,講中文怪腔怪調的,似乎是從以前到現在,非常既定的印象,我認為尤其在聲調方面,美籍學生特別容易偏誤發音,變調的規則對他們來說或許也較為困難,如果是我,應該會先慢慢矯正後,開始帶唱中文歌曲,或許會有所幫助,或是以美籍學生本身英文母語的發音慢慢帶回矯正,應該 也是不錯的方法。 ※ 補充:(註1) ( https://read01.com/aL5kJe.html ) 原來美國學校學中文是這麼認真… 雖然有點可怕,我說是對於老師,但是似乎不可否認地,這樣的教法是有效的,由於學生被迫處於中文的環境,當然進步的速度也會比較快,但可能對於學習領悟低的孩子,可能會比較痛苦! 日籍學生發音可能特色 ◆ 聲調不準(日語輕重音) ◆ 舌面前音ㄐ、ㄑ、ㄒ發不準;舌尖後音ㄓ、ㄔ、ㄕ、ㄖ混用 ◆ 舌尖後音ㄓ、ㄔ、ㄕ、ㄖ不捲或捲不準 ◆ 舌尖前音ㄗ,舌會上點強烈送氣變塞音 ◆ 舌尖前音ㄘ、ㄙ發不準 ◆ 舌尖中音ㄉ、ㄊ配元音ㄧ、ㄩ發不準 ◆ 送氣與不送氣搞混(看?幹?) ◆ 韻母ㄩ發不圓 ◆ 不習慣複韻母(ㄞ、ㄟ、ㄠ、ㄡ)及聲隨韻母(ㄢ、ㄣ、ㄤ、ㄥ)的發音 ※ 個人看法:我的日本朋友在發音上,真的是捲舌音比較聽起來比較不標準,在輕重音的拿捏中也比較不擅長,感覺一句話中輕音多於重音,但我還是覺得我那位日本的朋友非常努力,雖然他現在已經回日本了,但在中文的學習上還是非常努力耕耘,有時候還時常line 我問一些中文字用法的問題。 ※ 補充:(註2) ( file:///C:/Users/eddy/Desktop/1.pdf ) (查到了一篇十分鉅細靡遺的碩士論文分析,雖然沒辦法真的詳細地看完,但從摘要部分可以大致了解到日籍學生在發音上的偏誤點,或許對於日後華語教學有所幫助。 發音特色與教學要點 ◆ 學習者背景(國籍、方言區、所在地) 從母語系

寫作與整理11

關於期中考的建議 我覺得理論的部分(語言學的部分) 考得有點多,我的理解是可能以後可以加口試之類的,這樣對標準語音也會比較理解。 我喜歡簡答題!覺得是從老師給的講義出的話,負擔不會太重! 如果以後行有餘力,或許可以分哪邊是哪個主題,例如:一、聲母發音原理    二、韻母發音原理...等,感覺會比較清楚。 其實整體來說,整個惡考試讓我有種模擬華語考試的感覺。由於我還沒修漢語語言學,在準備考試的時候,背得比較辛苦,有增加口試的建議,是希望能在先前,聽聽老師版的標準音示範,因為我現在在準備報告的部分,對於標準音的理解感覺不夠深,很怕報告時,會不夠標準,不過從這張考卷我學到很多,雖然考得不盡理想😦 關於PK遊戲 我是覺得簡單一點,可以變成給大家一個range的數字,例如1~36,也就是賓果的傳統玩法,這樣答對可以圈數字,如果要增加難度或刺激度,可以增加問題的難度,答對的組可以圈兩個數字。因為上次的規則太複雜了,我自己是覺得可以簡化一點。

寫作與整理10

現代漢語的音節結構/語音成分 ◆ 音素:語音的最小成分 ◆ 音節:是語音序列的單位,也是語音中最自然的語音結構單位,而換掉音素,聲音就會改變。 (註1: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9F%B3%E8%8A%82 ) (這是解釋音節結構時有參考到的資料,我想裡面所說的,「語音被認為是音系學層面上的建築材料,這個觀點還蠻具有說服力的,也符合上述所說,「換掉音素,聲音就會改變」的解釋,可見音節的重要」 (圖為解釋音節結構之圖) DAVE 【英語/韓語/中文】單詞差異發音差別 ※ 影片看法:覺得韓文跟日文的不論在發音跟字形上都還蠻相近的,且最後當輪到華人說華語的時候,似乎大家都對發音的不同感到困惑且新奇,但其中除了可以直接音譯的外來語,例如巧克力等等,其他人才會覺得比較相近。記得國高中曾經背過一連串的外來音譯用語,可是我是利用英語來記憶其相關用語的,若是剛好遇到利用日文或是梵文的音譯語,就還蠻容易搞混的,我可是花了好一段時間去記憶這些用語,說起來也算是讀國文的辛酸血淚史啊!另外,老師上課時所解釋,由於英語、韓語、日語都是利用拼音組成,而中文則是漢字所組成,相比其他語言之下會較為複雜,差別會最大,說起來會說也會用中文,也是一件令人引以為傲的事! ◆ IPA通常是語言學者為研究語言學,才會學的,一般初學者會建議用漢語拼音較為合適。 ◆ IPA的優點為:記音較為精確、操作簡單,學習者學的也會較快 小組討論(一) Q1:聽外國音,標注本國字念法(純音譯),中文稱為什麼? A1:漢語音譯外來語 ※ 補充:(註2) ( http://www.nani.com.tw/jlearn/chin/supply/htm/s_4_1.htm ) (這是關於外來語如何音譯的用法,如同我上述所提,國高中光背這些,就費了我不少力氣,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關於意譯的部分,因為沒辦法用「音」記,是我當時考試害怕的題目之一。) Q2:你聽到的17個詞彙中,有七個是直接音譯,直接音譯有什麼特色?教學上的好處為何? A2: ◆ 直接音譯漢語的特色為:反映多是與原詞相近的讀音。  ◆ 好處為學生較容易

寫作與整理9

《隱藏歌手》哪個才是費玉清? ※ 個人看法:其實我是猜錯的那一個…,我是猜二號,因為副歌銜接真費玉清的地方實在是太相像了,自己一開始是把一號刪掉,我是覺得他的聲音有點細,比起原版費玉清的歌聲的音高來得高,比較分不清楚得是二號跟三號,音色實在是太相近了,所以當老師提到用「拆」的音去分辨,差別就立刻顯現出來了,雖然音色是屬於個人聲音的特徵,但是能將別人的音色模仿得如此相近也實屬不易,應該是需要很多的磨練與矯正吧! ※補充:(註1) (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4oUaqu21dBM ) (因為我很喜歡林俊傑,所以憑著有點熟悉的音色看了這個影片,雖然猜錯了哈哈,但我發現,隨著年紀的增長,或是一些磨練,歌手的聲音是可以轉換的,這麼說應該是音色是可以被改變的,聲音的魔力真是令人讚嘆! 小組討論 Q1:根據發音器官圖,請將發音器官分為主動發聲器官跟被動發聲器官。 A1:(發音器官示意圖) 三本書論點整理: ◆ 主動器官: 舌頭 ◆ 被動器官:從雙脣至咽喉 ▲ 主動器官:聲帶、唇、 舌 、軟顎、小舌→可活動器官 ▲ 被動器官:齒、齒齦、硬顎→不能活動的器官 ★ 主動器官:唇、 舌 、小舌→ 移動來改變口腔或鼻腔通道的形狀,活動性較大 → 由書可得知,舌為處理發音之器官,一定為主要器官! Q2:語音的物理屬性有四要素,發現生活周遭的例子並說明。 A2: ◆ 音色:聲音的本質、特徵,影響因素為: a. 發音體不同:笛子/鋼琴 b. 發音方式不同:提琴/二胡 c. 共鳴腔不同:笛子/蕭 ◆ 音長:聲音的長短,例如:唱歌拉長音(情感表達) ◆ 音高:聲音的高低,與人的聲調息息相關。舉例來說:女生的音高通常較高,而男生則是相反;人情緒激動時聲音也會較高,情緒低落則音高較低。 ◆ 音強:(音量) 聲音的強弱,可以用輕、重音分別。例如: 小明// 今天去高雄,可用重音強調小明,若強調的詞語不同,整句詞義也可能會不同。 ★ 吵架(生氣、激動)時的聲音,通常會同時被音長、音強及音高影響。 Q3:將人類的發音器官依決定音色